10個容易混淆的中文字 行李喼VS行李篋
發布時間: 2016/07/11 16:33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6
中文是我們的母語,從兒時開始便會寫會說,有些中文字似乎有兩種寫法,到底它們是正字、錯字、別字、還是異體字?
TOPick根據《漢典》,列出幾個小學生容易混淆的中文字,大家又懂得分辨嗎?
中文字意思大不同
1. 鍾 VS 鐘
「鍾」和「鐘」同樣可解作由金屬製成的古代禮樂器,亦可同作姓氏。古人會把列銅製的鐘掛在木架上組成,用小木槌擊奏。各時代形制大小不一,枚數也不同。
不過,用法上「鍾」也可解作杯子、或是解作對感情的集中和專一,如鍾意、鍾情;而「鍾」本身也可作量詞,是古代容量單位。
至於「鐘」,則可作計時的器具,例如鐘錶、時鐘,所謂「晨鐘已鳴,夜漏將盡」,喻年屆遲幕。
2. 箧 VS 喼
喼的正寫字為「篋」。根據粵語審音配詞字庫,「篋」解作籐篋、書篋,例如行李篋。正音是「haap1」或「gip2」,同音字有「俠、狹」;
香港人常寫的「喼」是廣東話,大多人會讀作「gip1」,《漢典》 指「喼」是方言,帶有箱子的意思。
3. 鋪 vs 舖
當我們提及商業單位時,可把「店鋪」寫作「店舖」,但要注意的是,從「金」字旁的「鋪」有更多的意思。
它有鋪排和鋪陳的意思,故我們在提及一些跟建築有關的事物時,應用「鋪」這個字,例如:鋪地磚﹑鋪橋修路等。
4. 愈 vs 越
「愈」和「越」同有程度遞層的意思,而「越」一詞另有度過或超出的意思。故此,我們只會寫「不得超越黃綫」而不會寫「不得超愈黃線」。
另外,據漢典解釋,「越」有多一重的意義,中國其中一個古民族便用了「百越」便用了這個字。它同時是中國周代諸候的國名,亦作姓氏用。
5. 証 vs 證
「証」為「證」的俗字,但兩者本義不同。根據《說文解字》,
證:「告也」,即告發之意,後引伸為證明、證據等,可用作身份證、證件等。
証:「諫也」,即告諫、直言規勸。
中大的「粵語審音配詞字庫」亦指「証」為「證」的俗字。
常見異體字
1. 粧 VS 妝
「粧」為「妝」的異體字。根據中大的「漢語多功能字庫」,《說文解字》指「妝,飾也」,即修飾及打扮,而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指「粧」為「妝」的異體字。
2. 線 vs 綫
「綫」為「線」的異體字。根據台灣教育部的異體字字典,唐代《干祿字書》指「線綫:並正」,即兩字皆可。
3. 邨 VS 村
「邨」和「村」是異體字,意思相同,同樣作地名,從邑,有屯聚之意。此外, 「邨」或「村」也是鄉下聚居的處所,是舊時農村中的私塾,另有用作可解作粗野。